国信华源:构建“天空地”立体式雨水情测报体系,三道防线精准防洪
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日益明显。传统的监测预报手段已无法满足当前洪水防御工作的需求,亟需借助高科技力量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准度和延长预见期。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前夕水利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会议强调,提前预知、及时准确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取得现代防汛战斗胜利的首要环节和必要条件。”因此,加快构建由气象卫星、测雨雷达、雨量站和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是势在必行。近日,中央财政增发万亿国债支持灾后重建,其中5700亿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将极大地加速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和防洪“四预”能力建设。
北京国信华源公司作为智慧水利领域的“专精特新”技术企业,十余年持续致力于水利信息化技术研发,依托产业链一体化能力与技术优势,为国内十多个省市的社区流域构建了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体系,并积累了丰富的核心技术和应用经验。
延长预见期、提高精准度,关口前移、防线外推
测雨雷达技术服务

北京国信华源科技有限公司受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委托,针对山洪灾害暴雨局地短历时特征,对羌族县开展X波段测雨雷达系统建设,X波段测雨雷达可实现75km半径(约740km2)的区域覆盖,测雨雷达通过发射微波信号,探测降雨云体内部的反射信号,进而获取到降雨云体的三维结构和降雨强度等信息,对流域降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短临预报。通过测雨雷达提供的高空间分辨率降雨信息,能够对流域内雷达覆盖区域的降雨情况进行精细化监测,通过气象水文耦合预报,将洪水预报计算起点从落地雨提前到云中雨,以及对未来1~24h可能发生致灾暴雨区域进行自动化风险预警提示,并细化到河流、乡镇,实现关口前移、防线外推。
北斗赋能加持,筑牢“落地雨”监测预报防线
雨量监测技术服务

雨量站网作为雨水情监测预报的”第二道防线”是提高预报精准度、预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为保障落地降雨监测数据安全稳定,国信华源自主研发出基于北斗三号的“北斗公网雨量监测站”,充分发挥北斗系统抗雨衰、低功耗、通信快捷及并发能力强的特点,实现降雨量数据的采集传输高安全可靠,解决公网通讯不稳定、覆盖面积狭小等问题,并在江西、湖南、广西、四川等地河道流域成熟广泛应用。通过对落地降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上游降雨位置、降雨时间、降雨强度和降雨量,提前发布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为政府和公众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洪水灾害提供有力支撑
全要素感知精准监视河道洪水演进过程
水文监测技术服务

国信华源公司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和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潜心研发,推出AI视频测流水文监测一体站,能够替代传统雷达流速计、ADCP测速、缆道铅鱼测流,大幅降低测速成本,提升了测报效率。实现了中小河流水位、流速、流量全天候非接触式自动监测,水文信息采集传输接收处理、预测预报和分析评价全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有利于加快建设和完善与流域水系相匹配的水文站网,提升整个流域的水情测报能力,为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通过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系统拉长预见期,依靠雨量站网提高精准度,最后通过准确度最高的水文站监测进行兜底,“三道防线”互相补充、相互支持、层层递进,共同构建“天空地“立体监测网络,进一步延长雨水情预见期、提高精准度,为防洪”四预“业务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保障。
国信华源十余年来一直专注于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领域探索与研究,拥有监测预警领域全系列国家专利和著作权及产品线,为客户提供从“勘察、设计、实施、运维”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已为全国上千个县、几万个社区村庄提供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等服务,用科技服务民生,用科技守护一方平安
热门资讯
换一批-
现地雷视一体物联网水位计:智能精准,多场景无忧守护
国信华源全新物联网水位计,集智慧与高精度测量于一体,突破局限,实现雷视一体、智能双模、一键连接、多场景应用,为水利设施管理与水资源利用提供精准数据支撑。2024-11-18 -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党委书记杨思全一行莅临国信华源调研指导
7月16日,应急管理部及中关村管委会领导参观北京国信华源公司,对其在自然灾害监测和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鼓励其继续创新,为应急管理事业贡献力量。2024-07-18
推荐
换一批-
喜讯 国信华源荣获安全科技进步奖!
北京国信华源科技携手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的项目荣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项目基于云端协同技术,解决地质灾害数据传输难题,已在多地推广应用。国信华源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为安全生产贡献力量。2024-05-28 -
国信华源应邀参加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成果交流会
2023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成果交流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圆满召开,国信华源积极参会参展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亮相展厅会场。2023-04-20